OLED (Organic Light-Emitting Diode)中文名稱為有機發(fā)光二極管,由美籍華裔教授鄧青云在實驗室中發(fā)現,與LCD 需要外光源不同, OLED 具有自發(fā)光的特性,不需要外加光源,所以具有柔性、輕薄、省電、可視角度大等優(yōu)點,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大,大有取代LCD 之勢。
根據使用有機功能材料的不同, OLED 器件可以分為兩大類:小分子器件和高分子器件。小分子OLED 技術發(fā)展得較早( 1987 年),而且技術已經達到商業(yè)化生產水平。高分子OLED 又被稱為PLED ( PolymerLED ),其發(fā)展始于1990 年,由于聚合物可以采用旋涂、噴墨印刷等方法制備薄膜,從而有可能大大降低器件生產成本,但目前該技術遠未成熟。根據驅動方式的不同, OLED 器件也可以分為無源驅動型( Passive Matrix ,PM,亦稱被動驅動, PMOLED )和有源驅動型( Active Matrix , AM ,亦稱主動驅動,AMOLED )兩種。無源驅動型不采用薄膜晶體( TFT ,Thin Film Transistor )基板,一般適用于中小尺寸顯示;有源驅動型則采用TFT 基板,適用于中大尺寸顯示,特別是大尺寸全彩色動態(tài)圖像顯示。
目前,無源驅動型OLED 技術已經比較成熟,商業(yè)化的產品絕大部分是無源驅動型。
OLED 顯示技術之所以倍受關注,是因為它作為顯示器件有著很多優(yōu)點:
(1)顯示效果出眾。OLED 具有自發(fā)光特性,不需要背光源,在對比度、亮度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(yōu)勢,它不存在視角和響應時間的問題,可輕松實現真彩色高分辨率顯示,而且隨著材料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 OLED 顯示器在圖像表現上的潛力將無法估量。
(2)實現軟屏化。由于OLED 器件的核心層厚度很薄,甚至可以小于1 毫米,并且可以呈現各種各樣的彎曲形狀,因此可以在塑料、樹脂等不同的材料上生產。如果將有機層蒸鍍或涂在塑料基襯上,就可以實現軟屏,使可折疊電視、電腦的制造成為可能??梢灶A見在不久的將來,電視可以像一張紙一樣掛在墻壁上,不用時像布一樣疊起來,隨意攜帶。
(3)屏幕微型化、巨型化。小分子OLED 可以制作出小于1 英寸的屏幕, 使顯示屏幕微型化。高分子OLED(PLED )則在超大尺寸、低成本上占有更大的技術優(yōu)勢。小分子材料的分子量一般在數百左右,而高分子則在數萬至數百萬之間,因此,高分子材料有良好的熱穩(wěn)定性與機械性質,可以使材料完美地均勻分布于超大面積基板上。由于PLED 可采用噴墨式的制造工藝,只要噴印技術和面板尺寸許可,顯示器尺寸之大將讓現有的顯示器望塵莫及,實現巨型化的高清晰顯示。
(4)環(huán)境適應能力強。OLED 顯示技術具有全固態(tài)特性,無真空腔,無液態(tài)成分。因此它的機械性能好,抗震性強, 溫度適應能力也很強, 在-40℃~ 80℃范圍內都可正常工作, 大大超過了其它顯示器件, 因此在軍事,
航天領域將大有作為。
(5)環(huán)保、省電。同樣是自發(fā)光,和CRT、PDP、LCD 相比, OLED 具有低壓驅動和低功耗特性,驅動電壓在10V 以下,且更加省電。高分子PLED 有著更低的驅動電壓( 3V~4V ),其功耗更低。
(6)更低的生產成本。OLED 技術的構成簡單,無需背光單元,基板選擇面廣,材料和工藝方面的要求比LCD 低近1/3。但是與LCD 相比, OLED 最關鍵的優(yōu)勢還是柔性。OLED 發(fā)光層和傳輸層均為有機層,只要基板和蓋板為可彎曲的材料, OLED 面板就可以實現柔性。而LCD 實現柔性的難度非常大,其一, LCD 具有背光模組,這些發(fā)光器件本身厚度較大,且需要保證各像素點亮度一致,要實現彎曲的難度極大;其二, LCD 含有液晶層,正常顯示時需要液晶層的高度保持一致,但液晶本身為液體,如果LCD 彎曲將會導致液晶層高度的不一致,使顯示效果打折扣,這些都大幅增加了LCD 實現彎曲的難度。